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水务局 > 信息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龙岗10个社区获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社区”

发布时间: 2018年02月09日 来源: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在近日出炉的2017年龙岗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社区创建获评名单中,康乐社区、万科城社区等10个社区获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社区”,中海怡翠社区、南约社区等9个社区获评“生态文明建设达标社区”,龙岗区在引导各社区创建示范社区过程中,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基层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成效初显。

  去年初,龙岗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以下简称“区环水局”)启动相关研究,以国家、省、市关于生态建设的相关制度、标准为基础,分析龙岗各社区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参考国内外社区建设优秀案例,结合全区生态建设工作要求,构建起龙岗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特色6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专家团队给社区生态环境建设“望、闻、问、切”,量身定制专业咨询方案,以评促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社区,推动全区基层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2017年9月正式启动创建申报工作,全区11个街道共申报19个社区参加创建。经过专家的指导,各社区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到社区建设中,有效指导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上月底,区环水局派出专家组赴19个社区开展检查工作,专家组充分肯定了19个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成绩。

  ◆2017年龙岗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社区创建获评社区名单

  示范社区:

  南湾街道康乐社区、布吉街道东方半岛社区、坂田街道第五园社区、横岗街道怡锦社区、平湖街道上木古社区、南湾街道上李朗社区、龙城街道紫薇社区、坪地街道高桥社区、坂田街道万科城社区、龙城街道龙红格社区

  达标社区:

  吉华街道中海怡翠社区、宝龙街道南约社区、园山街道银荷社区、布吉街道德兴社区、平湖街道山厦社区、园山街道西坑社区、吉华街道丽湖社区、横岗街道华乐社区、龙岗街道新生社区

  ◆(生态文明建设亮点摘登)

  ◆2017年龙岗区10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社区”

  ◆南湾街道康乐社区:“爱心银行”获推广环保公厕更节能

  康乐社区于2012年成立全市首家“爱心银行”,实行社区志愿服务“爱心积分”服务机制。领取“爱心存折”的“储户”可以存储自己的爱心,当遇到困难需要他人帮助时,又可以从银行“爱心存折”中提取“爱心积分”,通过申请支取“存款”来获得其他志愿者的无偿服务。作为深圳市志愿服务的创新典范,该“爱心银行”目前在全市推广。

  此外,康乐社区还在康桥花园附近设立了一个环保公厕,作为固定水冲厕所的补充。环保公厕采用新型材料和设计,能自动收集净手水,通过加水节水专用制剂,达到美观、节能、方便的效果。同时,能对厕所收集的粪污进行就地处理或异地处理,使粪污无害化后回归于自然。

  ◆布吉街道东方半岛社区:石芽岭信义体育公园健身休闲好去处

  东方半岛社区内的石芽岭信义体育公园,分为郊野休闲公园和市政体育公园,总面积达25000平方米。公园各类设施齐全,既有球场、滑冰场、健身路径等体育健身设施,还有喷泉广场、荷花池、休憩凉亭等休闲娱乐场所。公园设有宽1.8米、长3.2千米的登山道,是集城市郊野自然森林和市政体育场馆于一体的体育休闲公园,缓解了布吉街道人口众多与文体设施严重不足的矛盾。

  ◆坂田街道第五园社区:绿色建筑节水节电土地整治重披绿装

  第五园社区的万科璞悦山、万科紫悦山、太阳雨家园3个小区均通过国家绿色建筑标准验收。中海月朗苑小区通过对地下停车场节能灯和生活用水二次加压水泵进行改造,为小区建筑节能40%-60%,每月节约8000千瓦·时。

  万科第五园小区二期和八期之间有一块约1.5万平方米的闲置国有土地,一度成为小区居民的垃圾受纳场及菜地。去年,该社区对其进行重点整治,经垃圾清运和复绿,曾经的垃圾山摇身变为小绿山。接下来,该社区将把此处改造成休闲娱乐主题公园。

  ◆横岗街道怡锦社区:建绿色长廊宣传环保

  怡锦社区将大运文化墙翻新为环保绿色宣传长廊,利用墙体绘画等形式,宣传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和资源节约等,引导居民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社区联合龙岗区产业服务集团、南京魔格科技公司,在乐清小区、悦心园、天颂雅苑等6个小区安装了6个智慧社区服务站,根据需求开发软件完善各项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党务、政务等便民服务。其中,康乐花园部署了一个综合式服务站,其它5个小区均设置了一个开放式服务站,融合政务服务与便民服务,形成多元服务渠道的智慧社区服务体系。

  ◆平湖街道上木古社区:生态产业共发展

  平湖生态园位于上木古社区,占地约2万平方米,为天然生态林区。这里举办的自行车比赛和街道长跑日活动,已成为平湖的标志性优质运动项目。生态园旁边就是DCC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设有文化广场、涂鸦长廊、立体绿化建筑,曾成功举办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分会场,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木古社区岭根吓公园垃圾转运站更换“新装”,进行立体绿化建设,四周的墙面上“长”满各类绿色植物。这些植物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使建筑物冬暖夏凉、吸收噪音、吸纳灰尘、净化空气。

  ◆南湾街道上李朗社区:推窗见景推门入园提升游客体验

  2015年上李朗社区公园和黄牛湖山体公园建成,两者距离上李朗社区居民楼不过百米,实现了“推窗见景、推门入园”。2017年,上李朗社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与公园景观相融合,扩大宣传覆盖面,打造“宜居上李朗”特色品牌。将公厕作为试点进行立体绿化建设,在公厕外墙进行垂直绿化,装饰富有中式韵味的透气花格窗,将厕所的景观性、透气性、生态性及设施设备的人性化、艺术化进行完美融合,全面提升游客体验。

  ◆龙城街道紫薇社区: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宣传

  紫薇社区将生态文明建设科普资料转化成宣传低碳节能的日常生活科普推文,利用微信公众号倡导生态、环保、文明的生活理念,并组织居民参加知识讲座,颇受好评。社区内的龙潭公园总面积17.7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3.1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高达98%,水面面积4.2万平方米。公园人工湖使用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通过日常收集雨水和中水(来自市政管网),经过适当处理后再投入使用,使湖水水质达到相应标准,给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游玩的良好环境。

  ◆坪地街道高桥社区:着力打造生态绿化示范厂区

  位于高桥社区的冠旭电子厂采用污水循环处理技术给金鱼池供水,处理后的污水用于灌溉。该社区还通过立体绿化和盆栽补充绿化的方式,着力提高社区绿地覆盖率;委托具有资质的环保公司集中收集、处理餐厨垃圾并对其进行分类。

  位于该社区的深圳国际低碳城,通过收集雨水对农业、景观进行滴灌,有效减少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因滴灌主要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其他区域土壤水分含量低,有效预防了杂草生长。此外,滴灌系统还不产生地面径流,且易掌握精确的施水深度,环保节水效果显著。

  ◆坂田街道万科城社区:应用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

  万科城社区休闲广场设有人工景观湖,水源主要来自雨水和自来水。为了维护水质,万科城社区从人工湖引水至湖北面的人工湿地系统,湖水经处理后再流入湖区,使整个湖水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通过应用“复合微生物湖泊生态修复技术”控制水体的营养化进程,提高湖泊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湖泊水生态系统逐渐得以修复,营造出自然和谐的亲水环境。这就是坂田街道万科城社区对高效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的应用成果。

  ◆龙城街道龙红格社区:“IDI”环保创意社会组织服务于民

  I-递-爱环保创意中心(简称“IDI”)是由龙红格社区一群热爱手工、倡导环保的社工及义工组成的社区社会组织。IDI积极开展环保理念宣传、环保改造技能传递、环保手工艺品设计制作等,积极参与社区微环保系列服务项目,直接服务人数超1000人。IDI曾参与的“微环保创意园”项目,获“龙城街道十佳民生大盆餐项目”,以及“2015年度社区组织优秀微公益项目”。(深圳侨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