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布吉河(龙岗段)好臭,每每路过都要捂着鼻子走。去年下半年,政府安装截污管道后,变化很明显,不仅从河边走过闻不到臭,还有越来越多人来坝子上跳广场舞。”布吉街道市民邓芳的一句话,道出了2017年龙岗河流的变化。2017年,龙岗加大治水提质工作力度,全区全年完成投资额29 .7亿元,新建污水管网458公里,6条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黑臭、3条非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黑臭,消除排污口598个。6条黑臭水体治理群众满意率均超过90%,宣传举措被作为示范典型在全市推广。其中,南约河、龙西河近期水质监测达到IV类水标准,河流水质改善幅度在深圳排名第二。同时圆满完成海绵城市建设任务,新增海绵城市项目面积8平方公里。
变“同流合污”为“雨污分流”,建设管网458公里
龙岗区治水提质的一个主要变化,就是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全区46条纳入监测河流,有10条污染指数降幅超过30%,5条污染指数降幅在10%-30%之间。为提升水质,龙岗通过对错接乱排、雨污混流的排水管网进行改造,实现雨污分流,不让污水错排到雨水管,避免污水通过雨水管直排河海,治理水污染。2017年,龙岗全年实施治水提质项目104个,其中仅污水管网类项目就达到了52个,完成管网建设458公里,超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
同时,龙岗围绕6条建成区黑臭河流,开展正本清源、雨污分流、河流综合整治、生态补水、污染源整治等一系列工作,水体治理初见成效,沿岸环境显著提升。据龙岗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龙西河近期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南约河生态补水工程投入运行,注入活水提升景观,已连续10个月保持不黑不臭,部分河段水质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四联河提前1个月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实现从黑臭水沟到环境优美水鸟栖息地的“美丽变身”;大康河、君子布河、布吉河、沙湾河水质提升效果明显。其中,布吉河、沙湾河黑臭治理成效影像资料被市治水提质办作为模板在全市推广。
“利剑一号”行动有效减少源头污染
除了对于河流本身的整理,龙岗还部署“利剑一号”行动,全面加强涉水污染源监管。定期督查“利剑一号”专项执法环保处罚情况,实施周调度、月通报,按时完成了“四个100%”的整治目标。
根据“利剑一号”行动部署,龙岗组建了由龙岗区委常委、副区长杨军任总指挥,区环保水务局局长江育良、副局长胡国光任副总指挥的“利剑一号”执法行动组,加强行动统筹协调。通过抽调监督、监察、环境、安全、基层环保所执法人员优化组合执法队伍,实施执法小组“包河制度”,每个执法小组包干排查整治2条黑臭水体流域。
同时,结合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充分利用第三方治理、移动执法、科技信息手段,全面摸排工业企业环保信息,制作环境数据地图,积极开展错时执法,形成白天集中查、夜间突击查、节假日随机查、晴天雨天结合查的全天候执法模式,严厉打击企业利用节假日、夜间实施偷排直排等违法排污行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龙岗共出动14716人次开展排查整治工作,排查企业3724家,发现存在问题1006家,立案查处41家,拟处罚金额266万元(初步),查封扣押2宗、移交行政拘留4宗、取缔关停1宗,媒体曝光34宗。排查企业中重点监管企业32家,整治完成率100%;小废水企业54家,下达整治18家,整治完成率100 %;“小散乱污”涉水企业58家,整治完成率100%;服务类涉水污染源3580家(汽修行业147家、农贸市场29家、餐饮行业3404家),下达整治930家,整治完成率100%,按时完成了“四个100%”的整治目标。(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