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5日起,深圳“红的”、“绿的”、纯电动出租车,实现同城运价。“新政”实施后,记者走访了龙岗出租车市场,采访多位司机发现业内普遍持观望态度,认为此举或把更多乘客推向网约车,处境越发艰难,期待政府层面出台规范网约车和出租车的改革方案。
◆现状:大部分“绿的”仍原价运行
据了解,调价后,“绿的”和“红的”统一价格,白天起步价调整至10元起,夜间23时至次日6时,附加费按起步价和里程价加收30%。
5月8日,“新政”正式实行第三天,记者从龙岗吉祥地铁站打“绿的”至龙岗海关大厦,到达目的地后计程表只显示8元。该司机告诉记者,目前“绿的”基本维持原价运行,因为调表事项5月5日才启动,每天只能调整计价表100多台,预计到本月下旬才能调整完毕。
记者从市交委了解到,5月5日至23日,为“绿的”计价表调表期;5月24日至8月2日为“红的”、纯电动出租车计价表调表期。调表期间,未调表的,基本运价按原规定执行。同时,市交委还特别强调,在计价器调表工作开展阶段将严查多收费、私调计价表等行为,同时将发生违规运营行为的驾驶员纳入行业“失信名单”。
◆司机:提价担忧流失客源
据了解,此次提价旨在提升出租车驾驶员的收入,稳定出租车行业,出租汽车企业不参与这次调价收益分配,也不得擅自提高月缴定额标准。据官方数据测算,对“绿的”而言,调整后整体运价水平提高19.93%,每车每月收入可增加5111元,每名驾驶员月增加收入2555.5元。“绿的”与“红的”驾驶员提价后收入差距缩小。
理论上,实现同城运价有利于提高“绿的”司机的收入,但不少“绿的”司机却担忧因为提价而导致出现客流减少、出租车实载率下降的问题。他们表示,此次出租车提价后,相对于网约车的价格劣势更加明显。
“绿的”司机伍师傅告诉记者,由于起步价的提升,从短途客来说比较划算。但是长途来说,每公里才涨两毛钱,对司机收入的影响并不大。另外,“绿的”虽然与“红的”同价,但依旧是分区域经营。
◆乘客:价格服务都很重要
调价后,乘客打车要花的钱自然也是多了。按照市交委公布的当前约7.4公里平均运距测算,“绿的”乘客每运次平均增加支出约3.85元。对“绿的”的涨价,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乘客,近八成市民表示,“绿的”价格上调,将减少打车的次数。
经常使用网约车的秦小姐则表示,这最终还是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谁服务好,谁性价比高,谁就能赢得乘客。市民姚小姐也认为,“绿的”涨价也无可厚非。但是,如何得到市场认可才是最关键的。市民李嗯喆说:涨价可以,但服务也得涨才行。
大多数市民认为,能不能解决打车难问题,还与司机服务质量能否得到有效提升有关。
无论是司机还是市民,大家都一致认为,出租车市场不应继续垄断暴利、将风险转嫁给司机和乘客,而是应该将出租车公司推向市场,让市场去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