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龙岗区委政法委关于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20220112号提案答复的函

尊敬的陈惠东委员、方芳委员、李哲海委员、马龙委员:

  非常感谢你们对龙岗区诉源治理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你们在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20220112号《关于深入推进基层诉源治理,着力共建善治社会格局的建议》收悉,按照办理分工,区委政法委为主办单位,目前已经基本办理完成,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今年来,区委政法委高度重视你们的提案,将诉源治理作为全区政法工作的重点工程和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强力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我区诉源治理工作在全市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暨诉源治理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发言。

  一、注重统筹谋划,加强诉源治理组织领导。全区将诉源治理列为年度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重点任务,纳入全区平安建设考核范围。区委政法委与区法院、司法局多次专题调研,就明确诉源治理职责分工、加强诉源治理平台整合、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等问题深入论证,并深入全区11个街道实地调研,找准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明确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分工。区委政法委还就基层普遍关注的20个问题进行梳理,形成了《龙岗区诉源治理工作知识问答》,全面汇总各单位工作经验做法,编撰了《各街道诉源治理工作经验汇编》,供基层参考借鉴。以《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出台为契机,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诉源治理工作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诉源治理的三级架构、十大运行机制和六大保障措施。8月3日,我区召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暨诉源治理工作推进会,区委政法委通报了诉源治理工作情况,有关单位作了经验发言,会议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做了讲话,要求各单位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有力有序推进诉源治理各项工作,打造出深圳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的诉源治理“龙岗样板”。

  二、整合工作资源,完善诉源治理工作平台。整合区级诉源治理平台,坚持区诉调对接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体化运作”机制,共同开展诉前调解、法律服务等工作,2022年1-9月份,诉调对接中心成功调解案件13533件,诉前调解成功率34.93%。以宝龙街道为试点,全面整合街道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法院工作站)、劳动仲裁等解纷资源,变“多中心”为“一中心”,为群众提供诉求服务、法律服务、心理服务等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服务,做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龙城街道搭建集法院工作站、诉求服务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于一体的矛盾纠纷综合服务平台,龙岗街道打造“一家人”调解工作平台,着力打造综治中心升级版。目前相关做法已在全区推广。

  三、着力建章立制,规范诉源治理日常运作。全区建立了诉源治理统筹协调、矛盾纠纷双向移交机制、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能。区委政法委负责诉源治理工作督导检查,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区法院负责会同街道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并指导区各相关部门、街道和各级调解组织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和“无讼社区”“无讼园区(小区、市场)”创建工作。区司法局负责做好行政调解、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诉源治理工作,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非诉与诉讼衔接等机制建设。各街道统筹协调街道各部门和社区调解组织,全面做好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工作。形成了党委政府负责、区街统筹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诉源治理格局。

  四、构建无讼社区,夯实诉源治理基层阵地。在吉华街道中海怡翠社区等社区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无讼社区创建。在法院工作站(法庭)指导下,各社区建立“1+3+6”(即一名指导法官+社区专职调解员、社区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团队三方面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联、工会、志愿者和热心群众等六方面力量)的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队伍,做好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工作。坚持“德治法治并重”,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活动,滚动播放法治宣传视频,解读典型案例,引导企业和居民自觉遵守法律,诚信经营,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在无讼社区创建中,针对社区内多发性矛盾纠纷,采取依法治理、居民自治等方式,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中海怡翠社区创设“物业众议庭”模式,集合街道物管科、信访办、司法所等部门,多元合力专项化解涉案人数众多的物业类纠纷。今年来,中海和光华两个“无讼社区”实现民商事案件“零诉讼”。坪地街道在东维丰新材料产业园打造“无讼园区”,形成“3+3+5”“无讼园区”创建标准。

  五、做好智慧服务,稳步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全区开发“平安码上办”信息平台,设立“我要信访、我要报警、我要解决纠纷、我要司法服务”等模块,群众无需安装软件,直接“扫码”就可以获得相应服务;建立“点对点”服务机制,群众无需预约,在线上就可以直接找到调解员咨询问题,调解纠纷;与深圳“移送微法院”联通,对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导入法院诉讼服务平台。2022年来通过平安码上办受理纠纷5815宗,化解4998宗。在布吉、南湾、吉华街道全面推行在线司法确认的基础上实现全区在线司法确认全覆盖,不断提高诉源治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六、动员社会参与,发挥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作用,建立健全商会和行业协会调解工作规则,引入相关团体加强组织建设。区法院与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35家专业调解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建立“1+2+N”纠纷联调模式,对知识产权等专业领域矛盾纠纷委托专业调解组织调解;区司法局在实现三级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专业行业调解组织和品牌调解室建设,组建律师公益服务团,组织律师参与重大矛盾纠纷化解;区总商会和行业主管部门持续引导相关行业协会(组织)参与诉源治理,吸引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法律人士组建形成专家智库团队,为会员企业提供商事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和法律服务等,满足民营企业矛盾纠纷快处的实际需求,并进一步完善商事调解程序,规范商事调解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下一步,我区还将按照《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要求,引入更多商事调解组织参与纠纷调解工作。

  特此函复。

  中共开云手机web版登录入口委政法委员会

  2022年10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