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三个文件。据悉,这是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基础教育的决策部署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印发的三个重要配套文件。其中的《考试命题意见》明确提出,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实验教学意见》提出,2023年前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作为高中招生录取依据。
《教研工作意见》首次提出了教研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政治素质过硬、事业心责任感强、教育观念正确、教研能力较强、职业道德良好等五个方面。意见同时指出,建立专职教研员定期到中小学任教制度,教研员在岗工作满5年后,原则上要到中小学校从事1学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不履行教研职责、违背教研员职业道德、不适宜继续从事教研工作的教研员,应及时调整出教研队伍。
《考试命题意见》中提到,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特别强调:“要切实做到学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去教什么、去学什么。”吕玉刚表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应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性、记忆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提升试题情景设计水平。
《实验教学意见》提出,把实验教学情况纳入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把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吕玉刚表示,2023年前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作为高中招生录取依据。有条件的地区可将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省级统一考试。意见同时指出,学校要将实验教学纳入教学管理规程,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管理,严格实验教学程序和规范。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实验教学安全预案,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健全实验教学安全责任制。(人民网)